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访民情 解民难 沧州市新华区创新社区管理探析

    信息发布者:荷花池社区
    2017-05-08 17:02:06    来源:长城网20120320   转载

    【专题】建设经济强省 和谐河北


      “我们建材平房小区的75户居民一直喝地下水,现在地下水井关闭了,只能到附近的楼上‘借’水喝了。”不久前,在沧州市新华区铁路北村社区召开的“民情恳谈会”上,社区居民杨沐文给社区工作人员反映了这一情况。近日,笔者再次来到建材平房小区,社区居民马振东高兴地说:“自来水前两天通了,以后我们不怕有难事了。”

      “民情恳谈会”是该市新华区“五民情工作法”的一个组成部分。去年5月,针对城市社区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,新华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积极创新社区管理模式,推出了设立民情信箱、开通民情热线电话和网站、聘请民情联络员、记好民情日记、召开民情恳谈会“五民情工作法”,推动社区管理方式转型。

      由“民意梗阻”转为“渠道畅通”

      “新华区是老城区,共有30个社区,之前曾出现过‘社情民意难畅通,群众合理诉求难实现’的现象,来自社区的信访案件呈上升趋势。”在铁路北村社区,新华区区委书记张恩波说明了出台“五民情工作法”的原因:“针对这一情况,区委、区政府从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入手,着手解决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不畅,甚至出现瓶颈和死角的问题,经过两个多月的调研,出台了‘五民情工作法’。”

      在铁路北村社区办公室的墙上,张贴着“五民情工作法”的具体内容:社区有专人定期开箱,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分类整理、建立台账;由专人负责民情热线电话,热线电话号码以便民联系卡的形式印发给社区居民;推选群众信任的民情联络员,鼓励其建言献策;对在走访过程中居民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实行“全程跟踪走访”,以民情日记的形式反映群众的诉求以及办理的进程和结果;邀请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职能部门,和居民面对面交流。

      翻开工作日志,笔者看到,他们还聘请老党员、老干部、人大代表、楼院长、居民代表等和群众沟通。退休老干部孙文惠说:“以前,社区工作人员不是不想管事,是不知道管什么、怎么管,现在好了,通过‘五民情工作法’,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都反映上来了。”

      “居民有困难、有想法、有疑惑,可以打个电话,写封信,还可以来‘恳谈会’面对面谈。”铁路北村社区居民孙洪弟说。

      由“管住”转为“服务”

      “五民情工作法”的实施,使大家产生了一个共识:管理不是“管住”,服务是最好的管理。荷花池社区党总支书记梁俊英对此颇有体会:“以前总认为管理就是‘管住’,一年多的工作实践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,荷花池社区位于沧州市的老城区,困难群体较多,在荷花池社区改造拆迁工作中,我们从解决拆迁户的实际困难入手,帮助他们找工作、联系住房、申办低保。拆迁户王跃、张宝存夫妇一开始不认同拆迁政策,社区帮他们安排了公益性岗位,又按照政策为其儿子办理了住房补贴,他们也配合并支持我们的工作了。”

      为群众服务,在新华区30个社区,已不是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。

      家住永济东路社区的谭家花老人腿有残疾,老伴早年去世,儿女又不在身边。工作人员经多方协调,帮老人办理了城镇医保。社区的义工服务队还经常到老人家打扫卫生,帮助买米、油、菜等生活用品,使老人真正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。

      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,南环东路社区成立了律师、理发师、电工、社区干部和教师参加的义工组织,定期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服务,目前,义工服务队员已发展到27人。“靠一流的社会管理与服务,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区大家园,五年来,辖区2700多户居民无一户上访。”社区工作人员郭红旺说。

      由“被动办”到“主动办”

      “如何保证‘五民情工作法’科学运行?”该区党委宣传部长于秀娥给出了答案:“区、街道、社区分别成立了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群众工作部、群众工作站和群众工作室,对居民反映的问题,不论大小,一竿子插到底,做到情况登记、办理过程、办理结果均由专人负责,对办理过程中不负责的行为实行责任人追究制度。”“小区居民哪家有困难,群众有哪些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,区、街、社区三级服务机构都记录在档,并向我们反馈办理结果。”建北小区居民潘月的话语中透着满意。

      有组织保证的运行机制,使居民的大事小情不再无人问津,群众的冷暖真正挂在了党和政府的心坎上。

      近日,道东办事处铁路北村社区工作人员在“民情信箱”里取出一封信,这是三名居民联名反映的一个情况,小区的污水、雨水无法排出,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。收到居民的联名信,社区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得知:铁路北村社区是一个老小区,建设之初,北面是一个村子的洼地,小区里的雨水都排入这个洼地,后来,随着村子的建设,洼地被渐渐填平,小区的雨水无法排出,造成居民出行不便。第三天,社区召开“民情恳谈会”,把这件事列入了议程,马上着手解决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